2012年,县科技局对上积极联络,对下倾情服务,加强部门协作,着力全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11月底,全县完成专利申请162件,同比增长31.8%,获得专利授权109件,同比增长41.3%,预计12月底专利申请170件以上,专利授权118件以上,可以全面完成年初的工作目标;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5个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扶持;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1家;完成基建抗震设防业务管理116宗。
一、加强科技创新服务,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以知识产权工作为科技工作的核心,坚持专利申请与保护“两手抓”。一是重抓专利申请。在实施《新化县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既定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县产业实际,我们实施领导班子成员服务重点企业的办法,8名局领导班子和知识产权局长王毅坚同志每人联系服务1家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企业,帮助、指导、协调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指导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紧迫感和责任心,提升全县工业企业的技术转型和产业升级。二是重抓专利保护。我们坚持完善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日的活动宣传,积极配合市局开展执法检查,专利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市场环境进一步净化。截至11月底,全县完成专利申请162件,同比增长31.8%,获得专利授权109件,同比增长41.3%,预计12月底专利申请170件以上,专利授权118件以上,可以全面完成年初的工作目标;有2个家企业的科技创新项目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映鸿科技“新型复合陶瓷托辊”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鑫星电陶的“一种片式石英晶体谐振器”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华星锑业通过产学研深入合作的成效,获得了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全县作为湖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县(2010-2012),顺利通过省、市考核验收专家组的考核验收。
二、强化科技项目申报,争取政策支持。按照“项目建设年”活动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和省里科技项目申报指南,积极组织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争取政策扶持。全年组织申报了市以上科技项目11项,共获得科技部、省科技厅立项共计7项。通过科技部立项5项:湖南省飞渡电子有限公司的“MLCC0402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湖南省新化县驰鑫耐火材料厂的“新型铝电解槽内衬防渗透轻质保温材料”、湖南省新化县恒新陶瓷有限公司的“高性能特种陶瓷新型注射成型工艺”、湖南湘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一段低温烧结法制备的高性能磷酸铁锂”和湖南省映鸿科技有限公司的“循环型新型高性能复合陶瓷材料托辊”5个项目纳入国家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扶持。获得省科技厅立项2项:新化县科技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2 -2014)重点县、新化县科技创新基础服务平台建设。全年累计争取上级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三、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推动科技富民强县。我县特色稻(黑米、红米)种植历史悠久,现有种植面积5万亩,其中黑米2万亩,红米3万亩,注册有秦田香、紫鹊界贡米、香万里3个品牌,2009年10月“秦田香”红米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紫鹊贡米”获得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0年,紫鹊界贡米成功进入上海世博会,成为湖南馆的指定礼品。围绕这一传统产业,我局牵头组织了“新化县优质特色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开发,并作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予以重点开发实施。为此,我们组织了相关龙头企业和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先后达成产学研合作,制订了技术集成、转化、推广方案,提请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出台了发展目标和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所有工作均在按计划方案有条不紊地实施。
四、开展科技普及活动,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利用科技活动周和各科技主题活动日,我们开展了“加强科技创新,携手建设幸福新化”主题科技活动。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努力下,全县先后组织了“送科技、文化、医卫三下乡、科技与生活同行”、“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科技进社区”等科技活动10余次。5月8日,我们在圳上镇组织进行了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活动,农业技术员对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发放资料10000余份;5月21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曾欣华带领科技、计生、文化、卫生等部门,组织20名专业技术人员在温塘镇开展了科普宣传和文艺演出,发放各种资料10000余份,科技展览牌15块,科普横幅10条,现场解答群众生产问题100项,为群众义诊1000余人;邀请了娄底市心血管病专家胡卫民在福景山社区进行了专题讲座,并提供了医务答疑、现场咨询等服务,受听群众400人,各项活动开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五、严格基建抗震设防管理,提升大众防震减灾能力。依托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开展,我们组织了《防震减灾法》和《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的防震减灾意识的宣传教育,发放资料3000余份,通过现场宣传和讲解,让群众掌握了地震常识和防范知识。围绕建立健全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我们严格执行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标准,严把行政审批关,提供优质服务。至11底月,完成了基建抗震设防确认业务116宗。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国务院取消基建工程抗震设防收费许可后,我们立即做到令行禁止。新的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出台后,我们严格执行《湖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收费管理实施办法》(湘价服〔2012〕39号)的规定,做到服务、审批“两到位”。
六、强化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效能。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效能。一是加强业务执法培训。先后选派了知识产权局、地震局的5名干部职工参加省、市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执法培训;二是充实专业技术人员队伍。适应新时期科技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我们提请县政府增加了对知识产权局、地震局的专业技术力量的申请要求,可望在近期增加2名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开展“进千村入万户,聚民心促发展”干部职工作风建设活动。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建设扶贫村--古台山国有林场横茶工区、新农村建设后盾村—古台山国有林场峨力工区,每人联系10户村民,进村入户了解社情民意,着力解决基层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扎扎实实办群众满意的实事,培养干部职工的钉子精神和责任意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四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稳步推进。我们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为总目标,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坚持党员公开承诺制度、狠抓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开展群众评议和领导点评,不断提高了党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引导和推动全局党员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强的责任感投入到加快新化经济社会建设步伐中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来。
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开展科技招商,全年引资内资合同资金2000万元,到位内资1000万元。
一年来,全体干部职工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了一定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基础差、底子薄、投入乏力、经费紧缺、人才匮乏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上级给予更多的帮扶与指导。
在2013年,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聚集科技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高创新能力,支撑科学发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努力营造创新环境。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重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争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较上年有所增长。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政策,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倡导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智力培育工作力度,重点培养一批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形成创新人才团队。
二、突出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大力度落实支持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通过推动我县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实施和重点产业的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技术水平。
三、大力促进成果转化。只有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享用,才能更快促进经济发展。我们将大力推动一批重大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抓好试点示范工作,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四、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和防震减灾工作。深入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政策,多渠道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和质量;加强企业知识产权试点和贯标工作,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促进商品流通市场健康发展。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切实加强监测预报、抗震设防和地震应急三大体系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防震减灾宣传,依靠科技、法制和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
?
新化县科学技术局
?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