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与水化合生成NaOH,接触潮湿的空气会变质.
(2)化学性质
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①与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
②与酸性氧化物反应:Na2O + CO2 = Na2CO3
③与酸反应:Na2O + 2HCl = 2NaCl + H2O
④加热时:Na2O + O2 = 2Na2O2
2、过氧化钠(Na2O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1)物理性质
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
(2)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滴水生火)
实验: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振荡后有什么现象?
现象: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溶液变红,红色褪去。
解释:反应产生O2,反应放出热量,有NaOH生成, Na2O2有漂白性。
方程式:2Na2O2+ 2H2O = 4NaOH + O2↑
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用途:Na2O2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为氧化性漂白、永久性漂白。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吹气生火)
实验:用长玻璃管向蘸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
现象:Na2O2与CO2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产生氧气,导致脱脂棉燃烧。
方程式:2Na2O2+ 2CO2= 2Na2CO3+ O2↑(Na2O2常作供氧剂)
用途:利用此反应Na2O2可以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3、氧化钠(Na2O)与过氧化钠(Na2O2)的区别
二、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注意】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
(1)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发生的反应:先①Na2CO3+ HCl = NaCl +NaHCO3,②NaHCO3+ HCl = NaCl + H2O +CO2↑.
(2)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3、Na2CO3、NaHCO3与足量HCl反应的比较
4、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
(1){固体}加热分解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分别加热,有CO2气体产生的是NaHCO3。
(2){溶液}盐酸产气法:取两种少许待检粉末于试管中,同时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加入1mL稀盐酸,产气速度快的是NaHCO3。
(4){溶液}沉淀法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5、用途:
(1)用在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中;(2)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3)制胃酸过多等。
三、 焰色反应
1、定义: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2、操作步骤:
(1)洗:把嵌在玻璃棒上的铂丝在稀盐酸里蘸洗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用盐酸是因为它在灼烧时易汽化,若用硫酸,由于其熔点、沸点较高而难以挥发,会对实验产生干扰)
(2)烧: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最好是煤气灯,因为它的火焰颜色浅、温度高)里灼烧至与酒精灯颜色一致
(3)蘸:再用铂丝蘸被检验溶液
(4)烧:然后放在火焰上灼烧
(5)观:可以看到被检验溶液里所含元素的特征焰色。
洗-烧-蘸-烧-观-洗-烧
实验完毕,要用稀盐酸洗净铂丝,在火焰上灼烧到没有什么颜色后,才能再去蘸另一种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3、常见的焰色反应
例如:蘸取碳酸钠溶液灼烧时,看到的火焰呈黄色。蘸取碳酸钾溶液,放到灯焰上灼烧,隔着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浅紫色。
①焰色反应为物理变化过程。
②焰色现象与金属元素的存在有关,与物质组成无关。如: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包括钠单质以及钠的所有化合物。
4、用途: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同时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